歷史學家這一行業,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、發掘與重構的工作,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,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,要做的好,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,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,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:好奇、想像、組織能力、清晰的表達,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,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。 -Marc Bloch

2013-08-18

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: (2)鎖國

06:37 Posted by Unknown , No comments

1661年,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被斬首於北京。他五十七歲的人生,就此畫下了句點。

年輕時的鄭芝龍,曾經是大海之上最活躍的角色。他從事貿易活動,縱橫在從菲律賓到日本的海域之上。他也是天主教徒,並擁有一個教名「尼古拉斯」,不過更多人習慣稱他為「一官」。當年鄭芝龍在九州的貿易港口平戶,認識了一位名叫田川松的日本女子。20歲那年,兩人生下了一個男孩,也就是後來的鄭成功。

在那個年代,這塊廣闊的東亞海域之上非常熱鬧。除了中國人和日本人,還有遠從歐洲來的商人以及傳教士。當時日本的貿易船,可以從南部的長崎出發,途經中國東南沿海,一路開往今天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。早在那個時候,從東北亞到東南亞,就存在一個巨大而密切的貿易網絡。

可是當鄭芝龍的生命走向終點的時候,這個世界,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大海,已經經歷巨大的轉變,和他年輕時截然不同了。當時的北京,落入滿洲人的手中。而原本的明朝政權,如今只剩下台灣一個小島,由鄭成功勉強支撐著。清朝政權為了打擊鄭成功,宣布把福建一帶沿海居民,全部往內陸遷居50里,而且規定一般人不能隨便出海。

但對於海上貿易產生衝擊的,還不只是中國方面的規定。同一時間,日本政府也發佈禁令,不但日本人不能任意出海,外國的船隻,也不能隨便地進入日本。

如果清朝政府是為了打擊鄭成功,那麼日本政府又是為了什麼,要封鎖海上貿易呢?

位於日本平戶的鄭成功出生地
話說1600年,在德川家康統治下的日本,對外在世界還是相當的開放。當時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,來了許多天主教傳教士。他們從十六世紀末開始,就非常積極地在日本國內傳教。到了十七世紀初年,日本的天主教徒已經多達數十萬人。

天主教團體勢力越來越大,讓德川幕府感覺到了威脅,因此開始採取各種手段,壓制天主教的發展。可是傳教士們沒有這麼輕易就放棄。他們無視於德川政府禁令,繼續傳教活動。從西班牙來的方濟會,態度尤其強硬,因此觸怒了德川幕府。1624年,日本禁止所有西班牙船隻進入日本。

可是天主教徒與日本政府之間的衝突並未因此停止。政府的壓迫越厲害,天主教徒的反彈也就越大。1637年,在九州一帶的日本天主徒,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抗活動。葡萄牙人被認為涉入這場動亂,從此也被列入黑名單。

當時不只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不能進入日本,日本人也不能任意地出海。還有,許多長期居住在海外,從事貿易的日本人,也無法回到國內,只能永遠留在海外。這些禁令持續了兩百多年。這段時間的日本,也因此經常被稱之為「鎖國時代」。

德川政權的鎖國政策,不只是為了壓制基督徒,也是為了獨佔日本龐大的貿易市場。因此,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被驅逐出境後,德川政府選擇了和另外一群歐洲人合作。他們是來自荷蘭的商人。荷蘭人之所以雀屏中選,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於傳教的興趣不大,一心只想從事貿易,因此深得德川政權的信任。

川原慶賀所繪製的「蘭船入港圖」
既便如此,荷蘭人也不能隨便踏上日本國土。他們被規定必須待在長崎附近,一座名叫「出島」的人工島嶼,不能任意離開。而除了官員、妓女等少數人外,一般的日本人,也不被允許進入出島。

但除了貿易之外,荷蘭人還被賦予了另一項任務。他們必須定期到當時的江戶,向德川幕府提供海外情報。換句話說,鎖國時代的日本,並沒有完全斷絕與外界的聯繫,對於世界的動向,也不是完全無知。很多對於外界感興趣的日本人,也透過荷蘭人帶來的書籍,開始熱情地研究歐洲的科學與醫學知識。這也是為什麼,當時的讀書人要學習的第一外國語,不是英文,而是荷蘭文。

除了荷蘭之外,鎖國時代的日本與東亞其他地區,包括中國、韓國、琉球,以及當時還不屬於日本的北海道居民,也在幕府的管控下,持續進行大量的貿易活動。他們交易的商品,包括了人參、昆布、絲綢、香料等等。

這個時代的日本,與其說是完全鎖上了國家的大門,不如說是採取了一種,由中央政府嚴格掌控的經貿外交。這也是為什麼,有越來越多的歷史學者,開始對於「鎖國」這個名詞感覺到不滿意。他們認為,所謂的「鎖國」,只不過是歐洲人的觀點。而且,在兩百多年的江戶時代裡,日本人自己並沒有用鎖國來形容自己。一直要到十九世紀之後,「鎖國」一詞才漸漸流行,成為通用的詞彙。

當時的日本,又要經歷一次天翻地覆的轉變。遠渡重洋而來的美國人,不滿意原本由中央政府管控的經貿政策,他們強力地要求日本打開更多扇門。

這也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,黑船




0 意見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