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學家這一行業,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、發掘與重構的工作,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,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,要做的好,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,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,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:好奇、想像、組織能力、清晰的表達,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,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。 -Marc Bloch

2013-08-31

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: (4)北海道

16:07 Posted by Unknown , No comments



打開任何一張現代的日本地圖,你會在這個國家的最北端,發現一塊名為北海道的廣大土地。北海道的面積佔了日本國土的五分之一,相當於台灣的2.3倍大。它供應日本國內大量的農產品,擁有許多著名的觀光景點,還曾經主辦過冬季奧運會。但不過在150年前,大多數日本人對於這塊北方大地,都還非常陌生。

十八世紀末,有位名叫最上徳内的日本探險家,隻身來到了這塊陌生的土地。他學會當地原住民的語言,同時蒐集大量的情報。回到江戶之後,他向德川幕府建言,北海道有重要的戰略地位,一定要積極地經營。但江戶的執政者並沒有採納這個建議。當時德川政府的勢力,只及於北海道最南端的一小塊區域,剩下的部分,對於他們而言,不過是化外之民所居住的化外之地。

可是1868年成立的明治新政府,對於北海道,卻採取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態度。他們已經認知到,北方的俄羅斯,對於這塊廣袤的土地,也有著強烈的興趣。在這個背景下,明治政府也決定要擴張勢力,把北海道變為日本國土的一個部分。這個新的政策,不僅改變了北海道,也改變了這塊土地上所有居民的生命。

位於札幌的北海道舊道廳
1869年,明治政府成立的後一年,在北海道開設了開拓使的職位。經歷幾年摸索之後,日本政府開始投入大量經費,充實北海道的基礎建設,並且吸引人民投入開墾。但一開始,願意主動移居到北海道的人數非常有限。大家都知道,這裡太遠,又太冷了。

為了改善人力短缺的問題,日本政府嘗試過各種不同的手段,包括設立妓女戶,引進囚犯和中國的農民,並且推行屯田兵制度,招募了許多武士前來。這些武士在進入明治時代後,喪失了原本的特權和國家的俸養,只好遠赴北海道工作,夏天當農民,冬天當士兵。

同一時間,日本也開始在北海道建設一座新的城市:Sapporo,札幌。札幌是沒有歷史、沒有身世的城市──它是由人工打造出來的計畫都市。在這一點上,札幌和同為計畫都市的京都,倒是有著奇妙的類似。只不過一千多年前,日本在建設京都之時,取經的對象是中國,如今則換成了美國。

除了都市之外,北海道整體的規劃,都深受美國影響。當時,明治政府從美國聘請了一批顧問,其中最有名的一位,是時任麻州農業大學校長的克拉克博士(William S. Clark)。 克拉克博士專長於植物學。1876年,他在日本政府的邀請下來到北海道。他相當喜愛這個地方。對他來說,北海道有點像故鄉──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──只是氣候更加宜人。

克拉克博士在日本,前後不過停留了八個月,卻留下了重要的印記。他擔任札幌農業學校(後來的北海道大學)的總教頭,並且親自開班授課,以全英語教學。他在麻州農業大學的生活並不順遂,卻在北海道找到知音。當時美國人認為麻省要走向工業化,對於農業大學並不重視;急於改造北海道的日本人,卻是熱情地擁抱克拉克。他的政策建言,被大幅地採納;他的教育理念,也在地球的另一端得以實現。

1877年的4月16日,克拉克博士準備離開北海道那天,他對著來送行的學生們說:年輕人,要胸懷大志!(Boys, be ambitious!)

愛奴人的照片,攝於十九世紀(來源:Wikipedia
在明治政府與外國顧問的合作之下,北海道很快成為了日本的糧食基地,以出產小麥、馬鈴薯和各種乳製品而知名。但就在快速變化的同時,有一群人的生活也遭受強烈的衝擊,他們是北海道的原住民:愛奴人。

早在明治政府把勢力延伸到北海道之前,愛奴人就已經居住於此地。他們一般以狩獵為生,不受日本政府管轄,但也和日本人有密切的貿易關係。愛奴人長得濃眉大眼,和我們一般印象中的日本人不太一樣,反倒是和歐洲人有點像。在許多繪畫中,愛奴的男性通常留有一臉大鬍子,這和一般的日本男性也不相同。

但當北海道變成日本領土一部分之後,愛奴人也理所當然了成為了所謂的日本人。按照當時的法律,日本已經不存身分制度,也就是說,不管出身貴賤,也不管職業種族,所有國民都一律平等。但只是理論,實際上飽受歧視的族群還是所在多有,愛奴人就是其中的一種。

在明治政府高舉的「文明開化」旗幟之下,愛奴人不是被迫放棄原有的生活方式,就是被視為落後的一群人。1903年,在大阪舉辦了一場博覽會,北海道的愛奴人被當成展示品,供人觀賞;同一個展場之內,同樣作為展示品的,還有來自臺灣的原住民。隔一年在美國聖路易有另一場博覽會,愛奴人又一次被當成了展示品,和北美的印地安人放在一起。一直到今天,愛奴人都還在為平等的地位奮鬥著。

為了在北海道發展農業,明治政府改變了北海道的自然環境。受到衝擊的不只是愛奴人,還包括當地的動物。比如北海道的狼群,就因為被認為有礙開拓而遭到大量捕殺。之後一名美國顧問Edward Dun,更提出了以藥物毒殺狼群的建議。到了1896年,北海道的狼群已經完全滅絕。

這是一個相信人定勝天的時代。憑藉著科技,人們似乎可以不斷地征服自然環境。就在北海道這個新領土被改造成農業重鎮的同時,日本國內的工業也開始快速發展。而這一波工業革命中,最具有象徵意義的,就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:鐵路



2013-08-23

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: (3)黑船

22:19 Posted by Unknown , No comments


這是一趟漫長的旅程。

1852年的11月,美國海軍提督Matthew Perry,帶領著四艘軍艦,浩浩蕩蕩地從美國東岸的港口出發。艦隊的目的地,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。

這趟航行總共花費了七個多月。Perry一行人,先是橫越了大西洋,然後沿著非洲沿岸航行,接著穿越過印度洋,進入東亞海域後,再一路北上。抵達日本的時候,已經是隔年了6月。

Perry是一個老練的軍人。他曾經參與過多次戰役,包括不久前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戰爭。58歲的他,這次背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。他要負責為美國,打開日本的大門。

日本人眼中的Perry

當時的日本,對於西洋來的船隻,只開放長崎一個港口,而且只有荷蘭人有權進入日本。可是Perry並不顧日本的規定,似乎也不認為當時國際法的慣例適用於日本。他逕自將船艦,開進了距離江戶不遠處的浦賀港,相當於直接侵入日本的領海。Perry很清楚,江戶是一個臨海城市,從海面上攻擊,就可以對這座繁榮的大都市,造成嚴重的破壞。

對日本政府而言,這是兩百多年來從來沒有碰過的威脅。在此之前,英國和法國都曾先後對日本,提出對外開放的要求。幾年前,美國也曾派員,針對類似的問題與日本交涉。但是從未像Perry給予這麼強烈的壓力。

停泊在江戶灣的美軍軍艦,巨大的驚人。其中最大的一艘蒸汽船,噸位超過兩千噸,比當時日本最大的帆船,整整大了十倍。當時的目擊者說,他們彷彿看見了浮在海上的城堡。

但Perry並沒有真的對江戶城展開攻擊。他身上帶著美國總統署名的國書,要求日本政府接受開國通商的要求。江戶幕府接下了國書,但沒有立即接受所有要求,而是對Perry承諾,隔一年一定會做出回應。當時的日本,眼見隔壁的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慘敗,對於自己抵禦西洋勢力並沒有信心,早已有了讓步的打算,以和平至上。

因此過了一年,Perry又再一次來到日本。這一次,美日雙方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開了四次的磋商會議,最終簽下了所謂的「日美和親條約」,總計十二條。按照條約,日本必須開放今天的函館和下田兩個港口,讓美國在日本國內派駐領事,並且提供片面最惠國待遇。兩年之後,雙方又再次簽下另一個通商條約。這一次,日本被要求在原本的函館與下田之外,繼續開放橫濱、神戶等新港口,並且讓美國人可以上陸居住。

日本兩百多年的鎖國時代,終於要宣告結束。

真正的Perry

這一次的黑船事件,只是日本一連串重大轉變中的開始。

美國人來了之後,俄羅斯人也跟著來了,然後是其他的歐洲人。一般的日本人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接觸到外國人。有趣的是,根據歷史記載,當時的日本人對於這些陌生的外國人,儘管充滿好奇,但似乎並不感覺恐懼。甚至是在公共浴場中,沒穿衣服的男男女女,對於外國人的到來,也不特別害羞。當時派駐在日本的美國大使,就這樣描述他泡溫泉的經驗。他說:

「我看到了一位帶著孩子入浴的女性。這位女子沒有絲毫的不安,而是臉上帶著笑容,對我說的日本人常掛在嘴邊的『歐嗨優』。她的皮膚非常的美。」

另一方面,日本政府之中,對於接連而來的外國勢力,則是展開了激烈的爭論。黑船事件之後,政府內的路線之爭也正式浮上檯面。開國似乎在所難免,可是對於要積極地開國還是穩健地開國,日本國內卻有著不同的意見。

除此之外,匆促地開港,也對日本國內的經濟帶來一陣混亂。問題的矛頭,最後指向了當時執政的德川幕府。有人喊出了「尊王攘夷」的口號,意思是要把外國人趕走,並且讓被原本被架空的,有名無權的天皇,重新回到執政的位子。要把外國人趕走,當然是不可能成功的。但是這些人,卻順利地發動了政變,扳倒了幕府。

1868年,年僅十五歲的明治天皇,成為新政府的元首。這個中央集權的新政府,積極地借用當時歐美的政府體制,包括行政、立法和司法的三權分立,成立新的財政機關,並且推行國民教育與全面徵兵。在富國強兵的目標之下,日本要進入一個新的時代,而這個新時代最重要的特徵,就是領土的不斷擴張。

這也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,北海道

2013-08-19

我們需要怎樣的國際視野?

22:30 Posted by Unknown No comments
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,很值得轉載,因為同樣的問題也值得台灣思考。總覺得目前,甚至是一直以來,在台灣談國際觀就很容易流入兩種形式。

一種是知識菁英式,純粹學術的討論,看起來仰之彌高,可是無法感動一般人。知識菁英也不太在意他們口中的國際觀,對一般人有何意義。(還有一種庸俗版的菁英主義,把國際資訊、知識與觀點混為一談,他們因此只在意某種豆知識,比如:某某國家在哪裡?)台灣的知識菁英當然也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擁抱英語世界的觀點。

另一種是經濟菁英式的。他們可以今天在新加坡的喜來登,明天在首爾的凱悅,然後在五星級飯店的頂樓酒吧,看著都市的萬家燈火,抱怨台灣為什麼不學學別人。他們不斷累積飛行里程數,但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天龍國。從前我聽說有些高階主管派駐國外幾年,當地的語言卻完全不會講,還覺得頗不可思議。現在越來越能理解,這樣完全脫離在地的生活,確實是有可能的。

可是與其說要拿某一種國際視野去取代另一種,不如說希望是能讓更多元的觀點能出來。畢竟每個國家都是個複雜的實體,比如問一個在波士頓的留學生,跟一個在德州的留學生,得出來的美國形象,可能會非常不同吧。而所謂的「國際」,複雜的程度自然就更高了。

讓香港重生:我們需要怎樣的國際視野?

八月十五

06:27 Posted by Unknown 1 comment

前幾天的下午到東京的古書街神保町去,原本是要去買幾本書,但一出地鐵站,就聽到有人拿個擴音器在大聲怒吼。日本街頭常有這種右翼團體的抗議活動,就像台灣的愛國同心會,一開始也不以為意。

但路上警察很多,出奇地多,而且全副武裝,整條路也被封了起來。我因此駐足看了一下。

好幾台宣傳車停在現場,輪流地演說,有些激動一點,有人平靜一點。內容不能完全聽懂,不過大概說了一些,比如「各位東京市民對現在的日本感覺怎麼樣呢?」還有領土問題、年金改革等等日本對內對外的議題。宣傳車上,則貼著諸如「日韓斷交」、「中韓斷交」、「粉碎韓國」這一類的標語。果然,不管哪裡都有瘋狂的人阿。

中途有位年輕人騎了一台重型機車,不斷催引擎示威,發出轟隆隆的聲音,而且作勢要往車陣中衝過去。一旁好像是記者的人還過去勸說了。同時,宣傳車上一名男子打開車門走下來,一副就是「來單挑阿」的樣子,但也被警察拉住。衝突終究沒有發生。

2013-08-18

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: (2)鎖國

06:37 Posted by Unknown , No comments

1661年,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被斬首於北京。他五十七歲的人生,就此畫下了句點。

年輕時的鄭芝龍,曾經是大海之上最活躍的角色。他從事貿易活動,縱橫在從菲律賓到日本的海域之上。他也是天主教徒,並擁有一個教名「尼古拉斯」,不過更多人習慣稱他為「一官」。當年鄭芝龍在九州的貿易港口平戶,認識了一位名叫田川松的日本女子。20歲那年,兩人生下了一個男孩,也就是後來的鄭成功。

在那個年代,這塊廣闊的東亞海域之上非常熱鬧。除了中國人和日本人,還有遠從歐洲來的商人以及傳教士。當時日本的貿易船,可以從南部的長崎出發,途經中國東南沿海,一路開往今天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地。早在那個時候,從東北亞到東南亞,就存在一個巨大而密切的貿易網絡。

可是當鄭芝龍的生命走向終點的時候,這個世界,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大海,已經經歷巨大的轉變,和他年輕時截然不同了。當時的北京,落入滿洲人的手中。而原本的明朝政權,如今只剩下台灣一個小島,由鄭成功勉強支撐著。清朝政權為了打擊鄭成功,宣布把福建一帶沿海居民,全部往內陸遷居50里,而且規定一般人不能隨便出海。

但對於海上貿易產生衝擊的,還不只是中國方面的規定。同一時間,日本政府也發佈禁令,不但日本人不能任意出海,外國的船隻,也不能隨便地進入日本。

如果清朝政府是為了打擊鄭成功,那麼日本政府又是為了什麼,要封鎖海上貿易呢?

位於日本平戶的鄭成功出生地
話說1600年,在德川家康統治下的日本,對外在世界還是相當的開放。當時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,來了許多天主教傳教士。他們從十六世紀末開始,就非常積極地在日本國內傳教。到了十七世紀初年,日本的天主教徒已經多達數十萬人。

天主教團體勢力越來越大,讓德川幕府感覺到了威脅,因此開始採取各種手段,壓制天主教的發展。可是傳教士們沒有這麼輕易就放棄。他們無視於德川政府禁令,繼續傳教活動。從西班牙來的方濟會,態度尤其強硬,因此觸怒了德川幕府。1624年,日本禁止所有西班牙船隻進入日本。

可是天主教徒與日本政府之間的衝突並未因此停止。政府的壓迫越厲害,天主教徒的反彈也就越大。1637年,在九州一帶的日本天主徒,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抗活動。葡萄牙人被認為涉入這場動亂,從此也被列入黑名單。

當時不只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不能進入日本,日本人也不能任意地出海。還有,許多長期居住在海外,從事貿易的日本人,也無法回到國內,只能永遠留在海外。這些禁令持續了兩百多年。這段時間的日本,也因此經常被稱之為「鎖國時代」。

德川政權的鎖國政策,不只是為了壓制基督徒,也是為了獨佔日本龐大的貿易市場。因此,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被驅逐出境後,德川政府選擇了和另外一群歐洲人合作。他們是來自荷蘭的商人。荷蘭人之所以雀屏中選,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於傳教的興趣不大,一心只想從事貿易,因此深得德川政權的信任。

川原慶賀所繪製的「蘭船入港圖」
既便如此,荷蘭人也不能隨便踏上日本國土。他們被規定必須待在長崎附近,一座名叫「出島」的人工島嶼,不能任意離開。而除了官員、妓女等少數人外,一般的日本人,也不被允許進入出島。

但除了貿易之外,荷蘭人還被賦予了另一項任務。他們必須定期到當時的江戶,向德川幕府提供海外情報。換句話說,鎖國時代的日本,並沒有完全斷絕與外界的聯繫,對於世界的動向,也不是完全無知。很多對於外界感興趣的日本人,也透過荷蘭人帶來的書籍,開始熱情地研究歐洲的科學與醫學知識。這也是為什麼,當時的讀書人要學習的第一外國語,不是英文,而是荷蘭文。

除了荷蘭之外,鎖國時代的日本與東亞其他地區,包括中國、韓國、琉球,以及當時還不屬於日本的北海道居民,也在幕府的管控下,持續進行大量的貿易活動。他們交易的商品,包括了人參、昆布、絲綢、香料等等。

這個時代的日本,與其說是完全鎖上了國家的大門,不如說是採取了一種,由中央政府嚴格掌控的經貿外交。這也是為什麼,有越來越多的歷史學者,開始對於「鎖國」這個名詞感覺到不滿意。他們認為,所謂的「鎖國」,只不過是歐洲人的觀點。而且,在兩百多年的江戶時代裡,日本人自己並沒有用鎖國來形容自己。一直要到十九世紀之後,「鎖國」一詞才漸漸流行,成為通用的詞彙。

當時的日本,又要經歷一次天翻地覆的轉變。遠渡重洋而來的美國人,不滿意原本由中央政府管控的經貿政策,他們強力地要求日本打開更多扇門。

這也是我們下一次的主題,黑船




2013-08-08

認識現代日本的十個關鍵詞: (1)江戶

10:56 Posted by Unknown 2 comments

日本著名的學者梅棹忠夫曾經編過一本書,名叫「日本文明的七十七個關鍵」。這本書最早以英文出版,而且並沒有在市面上發售,而是透過日本旅館協會,發送到各大小旅店,讓到日本旅行的遊客能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與文化。

這本書出版至今已經三十多年,但算得上是歷久彌新。我打算挑選十個詞彙,以這本書為基礎,介紹日本如何從十七世紀開始,逐漸變成今天的模樣。

我們就從第一個關鍵詞──江戶──開始說起。

江戶圖屏風中描繪的江戶天守
江戶就是今天的東京。1868年日本經歷明治維新,天皇從關西的京都遷居到關東的江戶城,江戶也順理成章改名為東京。

但早在十八世紀,江戶就是日本的第一大城,人口超過了一百萬,和北京相當。同一時間的巴黎,人口差不多只有五十萬。人口爆炸的結果,當時的江戶人已經可以感受到居住空間的狹小。

江戶的建設,要追溯到十七世紀。當時統一日本全國,掌握了政治大權的德川家康,就是以江戶為據點。德川家康野心勃勃,他想把江戶變成一座可以京都分庭抗禮的權力中心。從1600年到1868年,德川家族掌握日本政治權力的時代,江戶的規模不斷地擴大。這兩百多年的歷史,因此又被稱之為江戶時代。

當時的日本,還留存著傳統的封建制度。也就是說,每個地方都有地方上的領主,日文中稱之為大名。但以德川家康為首的江戶幕府,想要削弱地方上的勢力,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,他們於是想出了一套制度。

這套制度規定,大名每隔一年就要到江戶來一次。這一來,當然不會是大名一個人來,而是攜家帶眷,連同家中的武士和僕人,一同前來。這個規定給地方上的大名帶來沈重的經濟負擔,也削弱了大名與地方上的聯繫,但讓江戶成為名副其實的權力中心。

除此之外,它還有一個意外的效果,就是促進了日本各地的文化交流。當時的江戶,因此不只是政治中心,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重鎮與文化之都。來自各地的商品和風俗習慣在此地匯聚、合流,創造了新興的文化形態。江戶人對於這座城市的認同也越來越高。從十八世紀開始,身為江戶人成了一件光榮的事。

不過,只有雙親都是在江戶出身的人,才有資格稱得上是真正的江戶之子。如果父母是從外地來的,就只能被稱之為「田舍子」。但事實上,真正的江戶之子只佔了人口的十分之一,而田舍子反而高達六成。還剩下的三成,則是雙親只有一方是江戶人,被稱之為「斑」。

江戶末期的歌舞伎劇場
當時江戶城內值得注意的發展,不是來自貴族和精英,而是以庶民為主體的大眾文化。江戶城內從事各行各業的小市民們,支撐起了一個蓬勃發展的娛樂市場,從旅遊到戲劇,從小說到特種行業。像歌舞伎這樣的表演,超越的階級的界線,受到了普遍的歡迎。而當時有許多文學作品,都以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題,有時甚至描述殉情之類引人側目的主題。有位名叫井原西鶴的作家,就出版了「好色一代男」和「好色一代女」,這類描述世態與欲望的作品。

東京每年著名的煙火大會,也是從江戶時代就開始了。許多學者因此主張,日本現代史可以從江戶時代開始說起。當時的江戶人與現代的東京人,精神上有許多共通之處。

江戶時代的日本國內,有著最蓬勃的經濟與文化發展。可是當時日本政府對於外在世界,卻採取了一個相當特殊的政策。這也是我們下一次的關鍵詞:鎖國


2013-08-01

別笑,笑會傷身



我曾在舊書攤以極低廉的價格買到一本《身体の中世》。作者是東京大學的西洋史教授池上俊一。

這是一本奇妙的書。只要看看它的目錄就知道了。《身体の中世》從身體的「交流」(communication)開始談起,包括祈禱與哀悼姿勢,農民與貴族的舞蹈,騎士的運動,再逐步進入服裝、化妝與變裝——這是第一章的主題。其後還有身體的知識、象徵和迷信;身與心的瘋狂;愛悅、恐怖、嫉妒、羞恥等情感的表現方法;以及五感的歷史。看起來非常迷人吶。

根據池上俊一的說法,中世紀的人們是這樣子看待身體:化妝是邪惡的、頭是魔力的居所、心臟是愛與敬神的舞台、眼睛是窗、耳朵用來記憶、手足可以傳遞神聖的力量、鼻子則是性的象徵……凡此種種。

這裡無法一一介紹這些有趣的內容。只能講其中一個例子,關於笑。